2025-03-31 13:22
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”,自从这句话进入人们的视线以来,人们的心就开始躁动不止,时不时有着放弃学业和工作去旅行的念头。
我们为什么要出去旅游?
我小时候生活在西安,只要一出门,就能看到从世界各地去西安旅游的人。他们中大多数人,急匆匆的赶着钟楼大雁塔,吃着全都是外地游客的回民街。当时我就想,这样一次旅行回去,收获的大概只有满身疲惫和“到此一游”而已吧。
因为最当地的风情,不是赶出来的,是感受出来的。
有人说,最好的旅行是活成当地人。
当你挤过长城与故宫的人山人海,当你排队几小时登上华山泰山峨眉山,当你在曼谷大皇宫的宫殿内着急寻找着厕所。
这种旅行并不会改变你,只会让你更加疲惫。
所以每次出门前细细的考虑清楚,这次出门究竟期待着得到什么?
是一次放松之旅,或者一场文化修行?
古时因为交通不便利,出行很是困难,往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好几个月。古人们大都一人,一包袱,条件好的骑一匹马,脚下是名山大川,心中是绿水青山,醉心于山野之间,纵使一趟行程可能有好几个月,但是心里却不浮躁。
现在我们的出行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出去过,到过某个地方,在人山人海之中,打卡拍照;在炎炎烈日之下,腰酸腿疼。
旅游和旅行虽然只有一字之差,但真实差别很大。大多数人出去游玩,都是旅游而不是旅行。去一个陌生的城市,赶车、睡觉、拍照、吃、逛、看,没了。虽然你确实见识了不一样的风情,却能感受到发自内心的累。这样的旅游意义何在?还不如躺在家里,打开实景地图,随手截图,还免去了舟车劳顿。
吃过旅游的亏,人们更加依赖在家那种稳定、踏实、轻松的休闲方式,与其花钱找罪受,不如宅在家里。
但是旅行不一样,是另一种境界和体验感,是生活方式的转变,慢生活的直接表现。我很佩服穷游的人,被外人不理解,背着行李,走千万里路。没钱吃饭了,就一边旅行,一边打工。他们能够看到匆忙掠过的游客所看不到的美景,一步一步走得很踏实,不放过一处美景。
旅游就好比自助餐,标准化、一体化、傻瓜化。为人们节省时间,同时也让他们失去了内心最需要的东西。旅行就像欣赏一幅画,可以从各个角度心平气和的欣赏,看到每一个细节,内心深处能产生共鸣。虽然时间长了一点,身体累了一些,但精神世界是满足的。
在百科上,旅行和旅游就有了明确的区别。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就在于:旅行是在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,行万里路,读万卷书,相对于是指个人,是行走。旅游是指游玩,通常是团体出行,在时间上是很短暂的。旅游就是旅行游览活动。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,旅行要涉及到社会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历史、地理、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。旅游也是一种娱乐活动,任何去外地游玩都可以算。世界旅游组织指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英里(88.5千米)。